如果你經常做飯,我們會發現,近年來,無論是大米、大豆、茶葉還是其他谷物,需要去除的壞豆、沙粒等異物越來越少。你可能會想當然的認為這是因為種植技術的提高。但其實是因為有一個神奇的機器“色選機”幫你做幕后的篩選工作。
色選機是利用光電檢測技術,根據物料光學特性的差異,自動分選顆粒物料中不同顏色顆粒的裝置。目前,色選機用于散裝材料、包裝工業產品和食品質量檢測和分級領域。近年來,合肥色選機行業發展迅速,一度成為色選機的研發基地。現在全國市場80%的色選機都是合肥產的。
色選機在茶葉和大米行業的應用。
茶葉采摘是茶葉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。每次茶節,茶葉加工廠都需要雇傭工人來幫助完成這項必要的工作。我們省是產茶大省。通常在每個茶節,都會有四五個女人圍著一個大打谷場,一個個把干茶的黃葉黃莖去掉。大概半個小時就能分揀出四五百斤的干茶。名副其實的“采茶大師”。
“茶葉色選機配有攝像圖像采集系統、智能圖像處理算法和噴嘴噴吹系統。無論是變色鐵觀音、紅茶、毛峰還是瓜片,都可以準確鑒別。”
當輸入的茶葉由于大小和顏色的不同而通過傳感器和背景板之間時,傳感器可以采集圖像信息,計算機處理系統進行分類處理,并輸出信號驅動電磁閥分離。因為分級后的茶葉比例勻稱,沒有雜質,可以賣更多的錢。一般400斤的干茶至少要10個工人采摘,每個工人的人工成本在100元左右。色選機加工,加工費每斤1元。也就是說,每100斤干茶可以節約150元的成本。識別準確率為99.99%
茶葉當然不是色選機唯一能“搞定”的東西。“色選機分很多專業,花生、大米、玉米色選機。此外,堅果和豆類也可以‘選色’。”目前,安徽省大多數涉農加工企業都配備了色選機,其中最常見的是大米色選機。
“當大米倒入進料口,沿著機器自動設置的滑道從上到下流動時,機器內部的高速光學攝像頭會自動采集大米的顏色信息。類似于茶葉色選機,機器人一旦發現發霉的大米或顏色不同的異物,就能立即分辨出來,并通過高頻電磁閥裝置打開氣流開關,將異物吹入廢腔,從而達到“選色”的目的。色選機的準確率為99.99%。